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

原创 国产“非洲之王”崩了,营收利润双下滑,已跌出全球前五!

我说的这个国产厂商就是传音控股,这可是一家坐落在中国深圳的中国手机制造商。

我说的这个国产厂商就是传音控股,这可是一家坐落在中国深圳的中国手机制造商。

原创             国产“非洲之王”崩了,营收利润双下滑,已跌出全球前五!

2024年传音手机整体出货量达到了2.01亿台,在全球手机市场的占有率为14%,位居全球第三。

中国消费者之所以对传音手机不了解,是因为人家压根就没做国内市场,而是主攻非洲、南亚、东南亚、中东和拉美等新兴市场,其中非洲市场2024年更是占据了超40%的份额,妥妥的非洲之王。

但今年第一季度,这家国产“非洲之王”公布的财报却彻底崩了,2025年第一季度,传音控股营业收入130.04亿元,同比下降25.45%,净利润4.9亿元,同比下降69.87%。

从2024年的高歌猛进,到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,传音仅仅用了三个月时间,而且IDC数据显示,一季度传音手机又重新回到了“Others”行列。

原创             国产“非洲之王”崩了,营收利润双下滑,已跌出全球前五!

展开全文

为什么2024年之前高歌猛进的传音手机,2025年第一季度就遇到如此巨大的阻力了呢?我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。

首先是市场失守,非洲大本营遭小米、真我强势围剿。

曾几何时,传音控股在非洲市场拥有无可争议的统治地位,一度占据非洲智能手机市场57%的份额,被冠以”非洲之王”的美誉。

但2024年第四季度以来,这一格局正在发生剧烈变化。

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的数据,2024年四季度小米在非洲实现了22%的同比增长,realme更是实现了70%的惊人增长。

两家中国厂商的迅猛攻势,直接挤压了传音的市场空间,导致其当季在非洲的出货量仅增长1%,市场份额从2023年四季度的51%下滑至49%。

原创             国产“非洲之王”崩了,营收利润双下滑,已跌出全球前五!

除了非洲大本营,传音在南亚、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同样遭遇增长瓶颈,在印度市场占有率仅为5.7%,排名第八,在孟加拉国市场占有率为29.2%,虽排名第一但面临激烈竞争。

这些数据表明,传音过去依靠单一新兴市场战略的增长模式已经遭遇天花板,而竞争对手们正在各个战场对其形成合围之势。

其次是盈利受限,遭受低价策略失效与供应链成本飙升的双重打击。

传音手机长期以来引以为傲的低价策略正在失去魔力,这一曾经攻克非洲市场的利器如今反而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枷锁。

2025年第一季度,传音的毛利率被压缩至不足10%,与2023年24.45%的毛利率水平相比呈现断崖式下跌。

而如今当国内友商以相似的低价策略进入非洲市场时,传音失去了差异化竞争优势,陷入价格战的泥潭。

原创             国产“非洲之王”崩了,营收利润双下滑,已跌出全球前五!

全球供应链成本飙升更是压垮传音利润的另一根稻草,2024年以来,DRAM和NAND Flash价格大幅上涨,系统级芯片SoC成本持续攀升,使传音赖以生存的低成本模式面临严峻考验。

在成本上升的情况下,公司难以将增加的成本完全转嫁到产品价格上。

因为非洲等新兴市场消费者对价格极为敏感,这种趋势在2025年第一季度进一步恶化,导致净利润同比暴跌69.87%。

最后是转型困局,研发投入不足与生态协同缺失是结构性难题。

2024年,传音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仅为3.66%,这一数字不仅远低于华为的20.8%,也明显落后于小米的6.6%。

在专利数量方面,传音与其他手机厂商的差距更为悬殊。截至2023年底,传音控股专利数量仅为3882项,其中发明专利仅995项。

而同期华为持有有效授权专利超过14万件,OPPO全球专利申请量超过9.8万件,vivo超过5.07万件,小米也拥有超过3.7万项专利,这种巨大的技术差距使传音难以冲击高端市场。

原创             国产“非洲之王”崩了,营收利润双下滑,已跌出全球前五!

此外传音还面临多元化转型难题,虽然传音早已开拓数码配件、家用电器以及移动互联网服务等新兴业务,但这些非手机业务的营收占比仍不足10%,对公司整体业绩贡献有限。

反观小米成功构建的“手机×AIoT”生态,传音的多元化尝试显得零散而缺乏协同效应,无法实现有效增长。

综合来看,从曾经的国产“非洲之王”到如今渐入寒冬,传音当前面临的困境并非一日之寒,而是长期战略局限在变化市场环境下的集中爆发。

这家曾经创造增长奇迹的企业,如今正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,单一市场依赖症、低价模式危机感、品牌价值天花板以及专利短板带来的战略被动,共同造成了现在的局面。

原创             国产“非洲之王”崩了,营收利润双下滑,已跌出全球前五!

对于国产手机而言,低价模式是难以持续的短板,只有学习苹果的经验,通过技术创新、生态构建和品牌塑造,才能形成自己的护城河。对此你怎么看呢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天羊新闻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yalldq.cn/21501.html

作者: wczz1314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000001211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email@wangzhan.com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